血小板减少会引发哪些身体危害

2017-06-02 15:15:20 来源:
分享:

血小板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凝血因子,使其1旦产生病变就会致使全身的皮肤、鼻孔、牙齿等出现极度出血的现象,如果不积极的应对和医治很容易引发更多身体危害。那末,血小板减少会引发哪些身体危害呢?

1、粘膜出血。血小板的减少,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从而引发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量或严重便血、尿血等全身性出血症状。

2、出血不止。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没法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没法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资,从而致使血液没法凝固。

3、易产生紫癜。血小板的减少,引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弱,紫癜的部位1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随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

4、消化道出血。引发胃肠道大量出血,吐血、咯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甚么疾病可以引发血小板减少

1、本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慢性肝炎等引发血小板生成减少,有些患者可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数月乃至数年后才出现相应的典型症状。因此,疑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患者,应常规行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筛查实验。

2、人类免疫缺点病毒(HIV): 相干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血小板减少可产生于HIV感染后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不同阶段。

3、抗磷脂综合征:也可先出现血小板减少,以后才出现抗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物阳性、血栓栓塞、流产等其他表现。

4、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可分为直接破坏血小板,骨髓抑制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可能造成骨髓抑制化疗药物和其它的药物,可引发免疫性血小板破坏,使血小板减少。通常起病较急,出血较重,但停药后出血症状大多很快消失,而且激素医治常常起效较快。

以上就是有关血小板减少的危害介绍,希望大家都能积极注意本身的身体变化,1旦发现有任何的身体不适时,1定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便得到快速治愈的效果。另外大家要常常养成公道体检计划。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