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

2017-06-19 01:23:41 来源:
分享:

对血小板减少症的产生,在我们的平常生活当中其实不是特别的常见,可是这个疾病是会给患者朋友们带来了极其严重的伤害,为此我们1定要及时医治避免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危害,那么有关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是什么呢?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1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量,引发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2者病发机理及表现有明显不同。

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节病发,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占多数;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⑶周内。成人急性型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常常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散布不均,以4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发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慢性型较为常见,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80%,多为10--⑷0岁,女性为男性的3--⑷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延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偏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量。瘀点及瘀斑可产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4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产生。脾脏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病发机理,迄今还没有被阐明。多认为是1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目前西治疗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首选药物是激素,服用后血小板1般可升高,但激素的副作用非常很大,在升高血小板的同时又会增加许多新的疾病,如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而且激素减量后,血小板又会下落,停药后仍会反复发作。脾切除手术危险性大,患者本身难以接受。脾是人体免疫器官,切脾后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发严重感染,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带来巨大痛苦,切脾后的复发率在58%左右。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现在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是什么这个问题都已明白了吧,面对疾病的产生我们是1定要积极地去医治的,在平时的生活当中1定要做好预防各种疾病产生的有效措施,避免遭到疾病的侵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