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

2017-06-21 01:26:39 来源:
分享:

血小板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血小板减少身体就会出现障碍,也就是人体得了血小板减少这类疾病,此病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患者要多加注意,得病时及时的医治。了解血小板减少的致病因素都有哪些,对患者来讲是很重要的。

血小板减少的致病因素都有哪些:

1、某些致病因素(如药物、感染)既可引发血小板量的减少,也可同时引发某种程度的血小板功能障碍(质的异常)。

2、血小板破坏过量: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取得性血小板破坏过量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量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量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是血小板减少的致病因素。

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量:最多见于脾功能亢进。

4、在血小板减少症病例,某些致病因素(如药物、感染、免疫反应等)即可抑制骨髓的血小板生成性能,也可直接破坏外周血小板,或以其中某1方为主要病理机制。

5、血小板减少的病发缘由有甚么,由血小板功能障碍所引发的出血有时可非常严重,并常比其他出血性疾病更难查明。

6、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取得性两种,取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而至。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随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血小板减少的缘由有以下几种:

1、血小板生成素(TPO)合成减小。慢性乙肝患者严重的炎性反应及肝纤维化可能造成肝脏TPO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而造成血小板减少。

2、肿大的脾脏对血小板的滞留和破坏。慢性乙肝患者脾肿大是血小板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脾肿大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OR值为1.85。当脾肿大时,血小板从外周血到脾脏的再度散布可造成血小板减少症。

3、随年龄增长血小板损伤更重。在慢性乙肝患者中,年龄因素对血小板减少起到最最关键的作用。随着年龄的日趋增长,PLT逐步下降,血小板减少症病发率逐渐升高。年龄是影响血小板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乙肝病毒感染的时间大多数情况下等于年龄,略大的年龄代表着略长的感染时间,更容易存在较重的肝脏侵害。慢性乙肝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逐步增高。

对血小板减少的致病因素都有哪些,知道了得病的缘由就要及时的医治此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减缓病情的发展,下降此病对身体的伤害。所以在平时要多了解此病的知识,以便于能够及时的发现疾病的存在,避免严重的影响产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