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出现后的症状表现

2017-06-04 19:17:21 来源:
分享:

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和改进,愈来愈多的人都遭到了疾病的困扰,好多疾病的病发率也多了,血小板减少症就是其中的1种,生活中引发血小板减少症的缘由也有很多,而且此病出现后的症状也是很多的,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了解1下吧。

血小板减少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1、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出血症状产生前有潜伏期,短者可于服药后数小时内病发,长者可以数月后病发。1般5⑴0天。常伴随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2、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教表现全身皮肤紫癜,鼻衄或女性月经过量,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尿色加深。偶尔还可见肾脏受损征象如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等。神经系统的症状甚少见。

3、出凝血性疾病

1、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病性疾病:各种缘由引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骨髓巨核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等特点,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早出现的表现,也多是经过医治以后血红蛋白及粒细胞恢复正常,血小板还没有得到恢复。骨髓病性疾病如癌肿浸润时血小板减少,大多为肿瘤细胞侵害巨核细腿,因此血小板生成减少。以上两种情况检查骨髓便可明确诊断,前者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减少;后者可查到肿瘤细胞。

2、理化因素抑制骨髓:理化因素如电离辐射、烷化剂、抗代谢剂、细胞毒性制剂等在医治恶性肿瘤时,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并发症,或直接毒害骨髓细胞,或产生免疫反应。此类因素大多使骨髓弥漫性损伤,患者表现为全血减少。但少数患者巨核细胞对射线的作用较敏感,因某些病入可只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减少。

3、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的因素:氯噻嗪类药及其协同剂可以引发血小板减少,除通过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机理外,还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生成。而且后者更加重要。1般认为是药理学的作用。患者表现为骨髓受抑,巨核细胞减少,轻型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高达服此药的25入。个别孕妇服用此药后,可引发新生儿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母体可无症状。

4、先天性巨核细胞生成不良:该病罕见,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减少,常伴先天畸形,如、肾脏、心脏、骨赂等。预后差,约2/3患儿8个月内死于颅内出血。母体孕期患风疹、口服D860可为病发因素。

5、其他:雌性激素偶尔可以引发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乙醇可以抑制血小板生成,这是长时间大量饮酒病入血小板减少的较常见的缘由。临床少有出血表现,停止饮酒后,血小板可恢复。

4、无效性血小板生成该病常见于部分维生素B12或叶酸缺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症出现后的症状表现,有的患者有出血偏向,有的表现为全血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乃至增加,因此为无效性血小板生成。随着臣幼贫的医治,血小板可恢复正常。

5、血小板生成素缺少本病是由于先天性促血小板生成素缺少而至的血小板减少症。本病多为遗传性,婴儿期开始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巨核细胞数量正常,形态及结构无特殊变化。

6、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本病是1种缘由不明的周期性血小板减少而至的出血性疾病。该病比较常见,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增多或正常以规律的间隔交替出现,其间隔通常为20130天。本病多见于女性,其发作常与月经1致,月经期血小板减少,出血量增多。巨核细胞1般不减少,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无殊效医治。

7、脾脏病引发的血小板减少正常情况下,体内1/3的血小板停滞在脾脏,当有脾脏肿大时如门脉高压症、高雪氏病、淋巴瘤、结节病、Folty综合征等,血小板计数可减少,血小板减少症出现后的症状表现,但体内血小板的总量其实不减少。注射:肾上腺素后,在1定的时间内,血小板计数可明显升高。有时,可能同时存在血小板破坏增加的因素。

8、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本病是因病毒、细菌或其他感染而至的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疾病。1、病毒感染:可致血小板减少的病毒感染包括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水痘、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流感、腮腺炎、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猫爪热、登革热等。病毒可侵犯巨核细胞,使血小板生成减少。病毒也可吸附于血小板,致血小板破坏增加;某些严重麻疹患者和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血小板。2、细菌感染:许多细菌感染可致血小板减少,包括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败血症,脑膜炎双球菌、菌血症、伤寒、结核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布氏杆菌病。细菌毒素抑制血小板生成,或使血小板破坏增加,也可由于毒素影响血管壁功能而增加血小板消耗。总之,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如有明确的感染征象,要推敲该病,原发感染控制后,则血小板恢复。

诊断

必须完全弄清病人的服药史,以排除对敏感病人增加血小板破坏的药物.约5%接受肝素医治的患者可产生血小板减少,为保持消息脉输注导管通畅,即便利用极少许肝素冲洗,也可病发.其他药物较少引发血小板减少症,例如奎尼丁,奎宁,磺胺制剂,口服抗糖尿病药,金盐和利福平.

病史中还有很重要的内容,病史中可能引出提示免疫性基础疾病的症状(例如关节疼痛,雷诺氏现象,不明热);提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体征与症状;10天以内输过血提示多是输血后紫癜,大量饮酒提示酒精而至血小板减少症.5%孕妇分娩期可产生轻度血小板减少症.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点性病毒(HIV)的患者常伴血小板减少症,可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相鉴别;由此可以得出其他HIV感染症状的危险因素和病史.

体检对诊断亦很重要:(1)通常继发于感染性或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TTP)时有发热,而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与药物有关的紫癜则不发热.(2)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增加(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药物有关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引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脾脏扪诊不增大;而继发于脾脏对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脾脏大多可以扪及,继发于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也是如此.(3)其他慢性肝病的体征对诊断也故意义,如蜘蛛痣,黄疸和肝掌.(4)妊娠末期常引发血小板减少症.

外周血细胞计数是肯定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严重性的关键性检查,同时血涂片检查能为其病因检查提供线索。若血小板减少不伴随其他影响止血功能的疾病(例如肝脏疾病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止血功能挑选检查则是正常的.骨髓象检查若在血涂片上见到除血小板减少以外的异常,有本检查适应证.本检查可提供巨核细胞的数量及形态的信息,并肯定有或无引发骨髓功能衰竭疾病(例如骨髓异常增生)的存在.抗血小板抗体检查临床意义不大.若患者病史或检查提供HIV感染危险根据,应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查。

血小板减少症出现后的症状表现就是这些了,我们1定要认清此病的病发缘由,在平常生活中应当提早去预防血小板减少症,得了血小板减少症后应及时的治疗,才能避免它带来的更多伤害,还要多去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所有知识,希望以上的知识对大家有帮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