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发病特点

2017-06-07 09:17:42 来源:
分享:

女性月经期是有1定重量的,如果经量出现的过量,这即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症状的出现,女性朋友们1定要特别注意这1点,及时到医院进行对症检查,如果确诊是血小板减少疾病出现,也不要过于紧张,积极的应对就好,那么,血小板减少有哪些特点?

1.皮肤青紫实际上就是皮肤出血,最容易产生在躯干、4肢及受压或碰撞部位的皮肤,常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外伤后出血不止。主要出血情势包括皮肤瘀点、瘀斑、紫癜,乃至皮下血肿。月经增多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加。严重皮肤出血或长时间月经过量者,可出现失血性贫血,患者有头晕、耳鸣、乏力、胸闷等贫血症状。通常情况下,机体内血管功能状态、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和凝血机制等因素决定出血与否及其严重程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使血小板破坏过量,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使血小板消耗过量,都可使女性患者皮肤出血、月经增多。

2.特别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易好发于年轻女性,应予特别重视。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数量增高,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可有出血偏向。血小板功能异常所致使的出血,如巨大血小板综合症、血小板无力症、May——Hegglin异常等虽为少见,但也不可忽视。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大症(HHT)、家族性单纯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女性易发青斑综合症均为血管壁异常而至,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发病特点,常易导致出血症状。

3.对皮肤出血、月经增多的女性患者来讲,切不可麻痹大意、任其发展,而是要引发足够的重视,及时到具有相应技术气力的正规医院救治。1般而言,多数导致皮肤出血、月经增多的血液疾病,通过血常规、骨髓等检查可基本明确诊断,但对少数疑问病例,则需通过特殊的检测方法,如染色体检查、基因序列分析、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才能确诊。

血小板减少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血小板寿命缩短:会引发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和被稀释。不管何种缘由而至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发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多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发病特点,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但是血小板减少症不会像继发于凝血性疾病那样表现出组织内出血(如深部内脏血肿或关节积血)。

2.血小板增多症:是1种原明不明的异常增生伴血小板延续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出血、血栓构成引发的症状和体征,脾大。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1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量,引发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根据病发年龄、临床表现、血小板计数、病程长短及预后将本病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2者病发机理及表现有明显不同。

温馨提示,血小板减少疾病的产生,不但会使患者身体遭受折磨,这项疾病会严重缩短患者的寿命,希望人们都可以引发高度重视,1旦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应当立即到医院进行对症检查,在手术前要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工作,特别要注意手术后大出血的事情产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