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危害出现

2017-06-08 17:17:57 来源:
分享:

许多人们对血小板减少,了解的都比较片面,真是1项好严重的内科疾病症状,血小板减少患者1定要及时的进行有效抑制,避免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事情,就会使患者体内出现大量缺血,乃至会产生全身性出血症状,那末,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危害?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还有保护毛细血管壁完全性的功能。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进程中,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危害出现,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1。血小板值低,止血功能差,血小板减少的危害包括,黏膜出血﹑手术大出血﹑紫癜﹑消化道出血。

1、粘膜出血。血小板的减少,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从而引发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量或严重便血、尿血等全身性出血症状。

2、出血不止。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没法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没法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从而导致血液没法凝固。

3、易产生紫癜。血小板的减少,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危害出现,引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弱,紫癜的部位1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危害出现,并伴随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

4、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危害出现。引发胃肠道大量出血,吐血、咯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什么疾病可以引发血小板减少

1、本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慢性肝炎等引发血小板生成减少,有些患者可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数月乃至数年后才出现相应的典型症状。因此,疑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患者,应常规行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筛查实验。

2、人类免疫缺点病毒(HIV):相干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血小板减少可产生于HIV感染后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不同阶段。

3、抗磷脂综合征:也可先出现血小板减少,以后才出现抗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物阳性、血栓栓塞、流产等其他表现。

4、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可分为直接破坏血小板,骨髓抑制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可能造成骨髓抑制化疗药物和其它的药物,可引发免疫性血小板破坏,使血小板减少。通常起病较急,出血较重,但停药后出血症状大多很快消失,而且激素医治常常起效较快。

温馨提示,有很多种疾病都会引发血小板减少时间出现,所以当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时,1定要做对症的身体检查,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医治方法,避免服用1些不正当药物,会严重破坏体内血小板,加重血小板减少。

分享: